查看原文
其他

校友风采丨陈国治:教育“至境”,行则将抵


时节如流,木铎长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自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一代代学子在校园里治学修身,成长成才,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走出校园后勤勉笃行,追求卓越,已为各界翘楚。今年是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华诞,我们特别推出系列校友采访文章,宣传母校育人成果和优秀校友事迹,传承母校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共同庆祝母校生日

校友简介


陈国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学士、教育管理学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学科带头人,首都师范大学学校德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中心儿童德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2000年自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工作,先后担任团委书记、学生处副主任、主任、党委副书记(2014.1至今)、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等工作。现分管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德育工作和初中部(即三帆中学)全面工作。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句经典古语被代代相传并作为诠释“教师”的至理名言。虽然科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更新教育工具,但教师的“教育”之本在一次次文明过渡中依然被完整地保留着。尤其在现代社会原子化日趋加深的过程中,教师以其职业特性仍然体现个体交流的“温度”,并用知识加强交流的“深度”,以提升社会发展的“高度”。


2021年,全国专任教师1844.37万,同年报考教师资格证人数逼近1000万,教师招聘者之间的学历博弈频频登上热搜,网络言论中,“反智主义”“读书无用论”从反面动摇人们对于教师的信心。这些不仅增加了学生对于教师的“职业焦虑”,又使社会部分群体关于教师的误解不断加深。


如何让学生感受教师这一份职业,推动他们在未来从事教育行业中达到属于自己的“至境”。为此我们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陈国治,就教育热点事件、工作经验、职业规划指导等诸多方面与大家分享。



1


寻找“宽口径”

“我常常听说一个热门词汇叫做‘生涯规划’,但我那时候可能都没有这种概念。”陈国治坦诚地提起当时他在选专业的时候没有过多的考虑未来的工作,“真的是到临近毕业时才开始权衡法学或教育学方向。”


因此在访谈中他多次提醒我们没必要过早地去为人生做一个特别精准的规划,人的发展之路往往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就会影响到自己对于某些职业的理解。无论如何,社会是具有多面性的,人也是具备着多面性,这反映在大学生活中必然随着时间体现为多样化的需求,这时候就需要思考如何设定自己的价值目标以及职业理想,并期待从这些当中获得什么。“宽口径”的选择,是陈校长为普遍患有“内卷焦虑症”的当代大学生所开的第一剂“药方”,它可以帮助学生沉稳地看待未来之不可预测性,同时强调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当然,“宽口径”规划依然需要“宽口径”的锻炼,比如学校里的各种学生工作。“我曾担任《北师大人》(现《京师学人》)报社的记者团团长,当时特别大胆地向老师提出请启功先生题写刊名。”陈校长回忆起师大往事时携带着几分自豪感。在他看来,思维方法、潜在的基本素养,积极的、有追求的状态等,都有时间、有机会在生活中得到锻炼。尤其是对于即将步入教育行业的大学生,陈校长由衷建议他们即使获得了工作机会也要保持着“宽口径”锻炼,不要被“教书”任务所限制。



2


教育应“目中有人”

陈国治校长在2000年进入教育行业,至今已有22个年头。在正式与陈校长见面前,我们先见到他的照片。20年的光阴给北京城留下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在陈校长这里像是失了效,唯一带走的只是脸庞的一抹青涩。作为老师,也作为管理者,陈校长对这20多年工作的理解令人醍醐灌顶。


“好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多面手。”陈校长并不是很同意将教育者和教育行业的行政工作者分开来谈。对于自己20多年所扮演的角色——是教育者?还是管理者?他毫不犹豫地告诉我们:“教育必须避免‘外行领导内行’,教育行政工作者,他首先是一名教育者,尤其是在学校中。”此时的陈校长表现得严肃且冷静,这使得我们听得格外出神。也许是发现了访谈突然严肃,为了不让我们有压力,他笑着打了个比方:“有时候大家会开玩笑说这一行——教而优则仕。”


在学校里,陈校长扮演着两个角色——教师和校长。他说,人的身份角色是多层的,在特定情境下,肯定是某一个角色起关键作用。在课堂上,就是要做教师的事情,用校长的角色来处理问题,这样则会伤害教育。其实,不管是做教师还是校长,都要遵循“目中有人”的原则。


“教育的第一价值是人,要目中有人!”


陈校长向我们陈述了这样的事实:部分教师或有意或无意地将教育看成传递知识的过程,然后以知识为中心开展教学,使得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从属。陈校长认为,知识本位的教育,实则偏离了教育的第一价值——成就人。不管是教育还是管理,都应该“目中有人”。


“其实很好理解,”陈校长说,“不管是教育还是管理,我们面对的都是活的人,是有需求的人,或者可以说是所需利益不同的人。”在学校里面,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负担和发展这些因素一定不能矛盾起来,目中有人的管理就是要换位思考,考虑到各方的需要,而学生必须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教师,最后才是学校和管理者。陈校长称目中有人的管理为“人文管理”,其第一目标就是尊重人。教师不是机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不会机械地伴随经济利益而提升。学校制定管理方案,其目的更多是方便教师成就学生,避免只是为了学校发展而过度开发教师能力的情况。


作为管理者,如果想要成就学生,就应该竭尽全力为教师提供好的服务;为教师提供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才能够方便教师为学生进行更充分地服务。陈校长数十年如一日,始终践行着“目中有人”的教育和管理理念。



3


“顶天”与“立地”

“双减”的开展对教师教育及课堂管理形成挑战,教育管理者在协助教师进行结构性调整时同样需要充分的智慧,这种调整背后不仅体现对政策的理解,更反映与教育实践深度结合的成果。作为教育政策的解读者,陈校长重要的职责之一是国家政策与学校落实之间的对接。对接工作不是任由老师随意利用教材,更不是强制性的统一,陈校长有自己的“金点子”:第一,做好方案解读以及预估自己的解读在学校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纠正实践与理解之间的错位。


“我目睹源源不断的新人涌入教育行业时,发现有惊喜,也有问题。”陈校长感慨目前教师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师生关系平等化、民主化趋势显著增强。但他也有一定忧虑:部分年轻老师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课堂创新等方面展现十分高超的水平,但在课堂管理以及与部分学生沟通时缺乏一定经验,这背后展现的是他们可能没有将知识进行真正情景化理解;再比如有些青年教师奋斗精神可能不足,把下班与完工画等号,但人的交流、知识的沟通不会局限于上下班时间。也许有的人只是把它当做一个职业而不是事业去看待。


无论是国家政策的解读与落实,还是课堂管理知识和实践,陈校长认为这是“顶天”与“立地”之间的深度磨合,既要有充分的知识,也需要经验的不断积累。如何能够快速缩短自己的职业适应期,能够让自己的职业素养从稚嫩走向成熟,每个人年限是不一样的。并且它与年龄大小无关,更多是需要当“有心人”多观察学习,向优秀教师请教问题。


朱光潜在《学业·职业·事业》中曾提到:学业或职业如果不能成为事业,那就空洞无成就。学业和职业如果不能打成一片,学业就只是私人的嗜好,不能成为社会中的一种职分,对社会没有效益;职业也就降为与学问脱节的盲目的衣食营求,干燥无味。在与陈国治校长的沟通里,我们能感受到他对于教育事业的至诚热爱,对教育理论的深度钻研,对教育工作的一丝不苟。面对所谓的“教师热”,他仍然坚持以总体的观点,全面的信息去正确看待包括教师行业在内的每一个职业,切勿束缚于由大数据为每一个体所构造的“信息茧房”。正是这样冷静的态度帮助他认识到在职业中不得不扮演的“双重角色”:教师在他看来不是空洞的,而是有着生命的感染力;学校管理者在他看来不是无足轻重,而是体系构筑的推动力。如何达到“至境”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完善自己,丰富生活确实是当下应该要做的事情。



文丨王天泽 姚安甫 马小兵编辑丨成欣怡 责编丨何胜男审核丨元静







往期回顾



聚焦二十大 | 北师大人的声音(一)


聚焦二十大 | 北师大人的声音(二)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